2019年7月15日國際市場油脂、粕類產品市場值得關注的要點 |
2019-07-15 20:43: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:天下糧倉 瀏覽量: 2464 次
我要評論 |
|     1、截止到2019年7月15日的一周,全球油籽市場價格大多上漲。美國農業部在供需報告里大幅調低了美國大豆期末庫存預測值,對大豆價格構成利好支持。現在市場還在炒作天氣,即使中美貿易談判沒有什么實質進展,但是未來兩周美國中西部的天氣可能比正常更加炎熱干燥,足以吸引多頭入市。
    2、中國海關總署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9年6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環比減少11.5%,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非洲豬瘟爆發降低需求。海關數據顯示,6月份中國進口大豆651萬噸,低于5月份的736萬噸。上年同期的進口量為870萬噸。
    3、 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(NOPA)將于周一(7月15日)發布壓榨月報。分析師預計2019年6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可能連續第三個月下滑,創下16個月來的最低水平。NOPA的會員公司占到美國大豆壓榨總量的95%。路透社對7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,分析師預計6月份大豆壓榨量為1.54405億蒲,低于5月份的1.54796億蒲,也低于上年同期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的1.59228億蒲,創下2018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。
    4、 雖然非洲豬瘟造成大量生豬被宰殺,但是中國大豆需求卻出人意料的強勁。福斯通公司(INTL FCStone)分析師稱,這可能說明養殖戶使用成品飼料來取代原來飼養生豬的食物殘渣,高于預期的需求形勢有望保持下去。由于中美貿易戰以及非洲豬瘟爆發,中國大豆的持續需求一直受到質疑。非洲豬瘟已經迫使農戶宰殺相當比例的生豬。盡管如此,中國對飼糧的需求看起來高于預期。大豆壓榨量和大豆需求低于上年同期,但是考慮到中國宰殺的生豬規模,這樣的需求依然出人意料。如果中國損失40%或更多的生豬,大豆需求應該相應大幅減少。但是目前看來卻只損失5~10%。
    5、 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《油世界》稱,2019年6月份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增加;4月到6月份的出口量達到330萬噸,高于上年同期的120萬噸。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期間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量曾大幅減少。不過5月和6月期間美國對歐盟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尼和埃及的大豆出總量同比下滑,這些降幅超過了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幅。6月份美國對中國出口大豆150萬噸,4月到6月期間的出口量為330萬噸。
    6、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《油世界》稱,2019年6月和7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遠遠高于去年同期,相比之下,1月到5月期間出口下降。油世界還表示,目前中國油菜籽供應吃緊,因為從加拿大進口減少。油世界預計2018/19年度(10月到次年9月)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將超過早先預期,可能達到640萬噸,比上年至少增加100萬噸。
    7、據印度農業及農戶福利部周五稱,印度農戶已經種植4130萬公頃夏糧作物,比上年同期減少8.6%。不過播種缺口較一周前縮小,因為季風降雨加快。農戶從6月1日開始種植夏糧作物,季風降雨通常這個時候抵達印度。印度近半的耕地沒有灌溉設施。播種工作通常持續到7月底。作為主要的夏季油籽作物,大豆播種面積已達520萬公頃,低于上年同期的640萬公頃。諸如豌豆和甘蔗等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也低于上年同期的水平。
    8、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壓榨周報顯示,過去一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繼續下滑,也繼續低于去年同期水平。截至7月11日的一周,美國大豆壓榨利潤為每蒲式耳1.55美元,一周前是1.64美元/蒲式耳,去年同期為2.82美元/蒲式耳。
    9、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五觸及五年半高位,得益于大西洋地區需求走強以及現貨船運噸位緊俏。波羅的海整體干散貨運價指數上漲49點,或2.7%,報1,865點,至2014年1月來最高,自今年2月份以來,該指數已翻了兩番。
|
|
|
|
資訊分類 |
 |
|
|
|
|